星期三, 10月 29, 2008

【籃球週報】大學籃球系隊

這是一個充滿了熱情的組織,至少在我的認知裡。
但事實上,是沒有任何強制力的,你高興來就來,不舒服就不要來。
也沒有學長學弟制,學長的話,大可以不聽,每年都會有既定的比賽,有時候贏,有時候輸。
似乎都是這樣。
當班上有許多人會打球時,似乎就打得不錯,沒有,大家也只有遺憾。
系隊絕大多數的人都沒經過籃球教育,也沒有團隊5 vs. 5的概念。
NBA看多了,只是加強對個人動作的憧憬,想像著一場球可以得個20分。
平常大三打三習慣了,真正比賽,碰撞多了,強度變了,甚至連體力都跟不上來了。
不管你會不會打球,一定會有一段陣痛期。
但偏偏這陣痛期就是最想表現的時候。
大一熱血的學弟,為了引人注目,想要有表現,熱情的點不同,但熱烈依舊。
苦練?!防守?!我要的是耍帥的得分阿,誰要作一些記錄紙上看不到的事。
練球?!我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呢!
一個球隊沒有共識就會變成這樣,當你對勝利的渴望不足時,你不會為練球而犧牲掉一些東西。
當然,回到最初說的,這沒有任何約束力的團體,有的只是莫名其妙的熱血。
也許是認知上的差異吧,一禮拜兩次,共約6hr的練球,我並不認為會影響到我的課業,甚至工作。
也可能是我混了些,但6hr差不多就是你一個禮拜要有的運動量(333什麼鬼的)。
就當作來運動吧,聽聽學長講古,多吸收一些。
有人問我這屆的大一學弟如何,大二現在打得怎樣?
也有人跟我說覺得這屆大一蠻不錯的,我當然知道,我也說過,我很驚訝新生盃這樣的陣容怎會輸這麼慘呢?
大體來說這屆大一資質不差,打得好不好?還不錯,但就是嫩了些。
大二呢?信心喪失的一屆,態度很好,但表現的很怪,自己同學在球場上都很陌生。
共同的一點,都還沒有準備好上場比賽,心態、身手都是。
看到練球一堆人請假,很心寒。
同時也很慶幸,我當隊長時,下面兩屆的學弟都很熱血,甚至比我還執著。
讓我有了一段美好的隊長回憶。
撇開籃球不說,很多事只要有熱情、正確的態度。
不論結果,都將會是一段美好的回憶。
不論勝負,我們都是勝利的一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