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月 14, 2011

【學業】為什麼要學統計?

為什麼要學統計?
動科所 邱雯政
這句話總是出現在遇到統計學習障礙學生的嘴裡,那為什麼要學統計呢?為什麼學過的學長姊,總是尊尊教誨學弟妹,統計要好好學,不要像我們一樣,有更多人說著,學了也不知道做什麼用?在本系大三時,有部分實習課會有著試驗的數據,為什麼還是會有同學用平均值比較,上台報告說,處理”沒有很大”的差異。如果大家都對統計學沒有興趣,甚至有學習的障礙,就更不用說對於上機這件事會充滿熱誠。
本學期的實習課安排在正課之後馬上進行實習課,理論上學生的記憶正濃,剛好可視為複習,但就我觀察,絕大多數的學生在正課時,並無法完整消化吸收,以至於上實習課時,學生仍是一知半解,與我在上課之前的想法大相逕庭,原本課程的規劃是講解一個例題,讓學生模仿,在出一個練習題,讓其自行練習。多一點時間讓學生自行練習是教學中心研習課程時,許多人的心得,授課老師也是這樣建議我,但如果在課堂一開始就當做學生已經了解此堂實習課”統計”部分,這樣的一個教學方式的成效將會很低,因次在第二堂課開始時,跟學生舉例說明,這些分析法”可以”做什麼用,舉一些日常生活常見的例子,利用一些與學生切身相關的資料進行分析,例如籃球隊的比賽資料,進行迴歸與相關的分析之教學,利用一些在未來可能遇到動物科學相關之例子,提醒學生知道為什麼要學統計。曾經學生問我為什麼一定要用統計學來決定是不是不同,或是不是有相關,老師上課時,當然有提及這部份,但多半利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統計的部分來說明,其實統計跟大家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其實學生心裡的另一個想法是,為什麼要用這樣一個複雜的方法來決定是否相同,平均值不行嗎?兩個不一樣,不就不一樣了,後來我對學生的解釋是,統計是一種工具,也是一種規則,全世界每個人感受不一樣,我可能覺得175 cm與170 cm差異不大,但在Alltogether版這就是全殘跟半殘的差異了,那如果要說一群人跟另一群人是否有差異時,觀點更多,意見更多,我們就需要一個方法,一個公正的方法,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法來進行分析,統計學就扮演這樣一個角色,站在一個使用者的角度,你不一定需要知道為什麼,畢竟這是一個工具,就像打籃球大家都知道走三步是走步,是一種違例,是不可行的。查student T-test的表,妳知道只要大於小於T值就可以了,妳不用去問也不想去問那個表怎麼來的,在期末考前,我在學生的BBS版上寫說,統計是一門有趣的學科,明明沒什麼東西可以讀,讀完又一片茫然,我常常開玩笑的說,統計學是玄學,越讀越不懂,對大多數的學生的確是這樣,統計學對他們而言,一點也不有趣,老師都鼓勵學生多來問問題,但多半的學生連問題在哪都不知道,更不用說有興趣的學習。
本學期擔任實習課的TA我對於實習課自己的表現感到滿意,據我了解大多數學生對於SAS與EXCEL的操作以具有一定的能力,但對於教學助理方面,我覺得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如何能提昇學生學習的成效,將會是下個學期擔任TA的挑戰。

沒有留言: